2022年11月5日,新葡京娱乐城油画系教师刘商英个展“在世界之间行走”在TAG·西海美术馆开幕。新葡京娱乐城院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担任展览学术主持,郭小晖担任策展人。
作为美术馆个案研究性展览项目的延续,展览围绕刘商英长期关注的线索展开,集中呈现了艺术家2010年至今十二年来的艺术实践中重要和具有启发性的代表作品,梳理刘商英的主要创作方式——绘画与行走的关系,并考察和审视艺术家作品背后的社会和文化语境,呈现其艺术实践在思想和风格上的演变。
展览现场
自2011年至今,刘商英先后多次深入西藏阿里、内蒙古额济纳旗、赴新疆罗布泊、阿尔金山、天山等地进行野外现场绘画项目,持续以创作发生地为单元,完成多个系列创作,并将在现场完成的绘画放置在项目现场真实的自然场域中展示,以此来探讨绘画与项目发生地之间的关系。鉴于此,此次展览动线与空间设计围绕艺术家五次行走项目的代表作品,分别以“行走”“邀光”“世界”“诗篇”和“彩虹”作为展厅主题,邀请观众与刘商英一同展开一次难忘的艺术之旅。
展览现场
展览标题“在世界之间行走”中的“世界”,并非单纯地指向人类对周遭空间的简单界定,而是指人类与非人类的共生性动态集合。时间之“世”与空间之“界”正说明了这个集合体多种多样的时间性和空间性,万事万物因其自然必然性而不断进行着接纳与互融的动态运作,这种共生性力量使人类和其他物种,甚至是生物/非生物群体产生影响并相互关联与汇聚在一起。
刘商英,《天山9号》,布面油画、羊毛,240 × 480 cm,2022,图片提供:刘商英工作室
展览现场
刘商英试图通过把自我置入无限空间,通过行走中的绘画来重新维系个人和大地的联结。这个过程,是关于海德格尔关于“人,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” 的思想的一次重访旅途,也是重启人类与非人类、自然和大地的新交流,使得有机物和无机物在宇宙尺度的行星规模中发展生命的活力。
展览现场
而行走这一举动,则意味着以一种行动中携带的异质化特性,以一种流动的方式去打开原本被固化的同质思维和僵局,为拓展差异性与自由本质打开通路。亦是艺术家试图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探索与回答。在颜料和风、沙、走石与碎屑的调和中,在以行走作为燃料而激发出的人类生活的火焰中,一个全新的具有无限想象力的世界最终降下了它的奇幻之影。
刘商英,《彩虹》,布面油画,160 × 240 cm × 20,2021,“在世界之间行走:刘商英”展览现场
刘商英的艺术实践可被看作结合了两个部分:思想和行动。此次展览将围绕这两个线索来呈现刘商英的作品,并希望通过他的行走——作为抵抗的行走,作为劳作的行走,作为观察者和思考者的行走,以及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行走,激发观众与艺术家发生联结。
艺术家刘商英导览现场
|关于艺术家
刘商英,蒙古族,1974年生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;现为新葡京娱乐城教授,任教于油画系第三工作室,工作生活于北京。
刘商英曾在众多机构举办过个展,其中包括:星空间(北京,2021)、常熟美术馆(常熟,2016)、中国美术馆(北京,2015)、中间美术馆(北京,2013)。重要群展包括: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(北京,2021)、松美术馆(北京,2020)、多利亚潘菲利美术馆(意大利,2019)、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(保加利亚,2019)、梅格基金会美术馆(法国,2018)、中华艺术宫(上海,2018)、维多利奥美术馆(意大利,2015)、印尼国家美术馆(印尼,2014)、纽约艺术学院(美国,2013)、中国美术馆(北京,2012)、关山月美术馆(深圳,2011)、新葡京娱乐城美术馆(北京,2010)等。此外,刘商英曾参加第14届达喀尔非洲当代艺术双年展(塞内加尔,2022)、2021成都双年展(成都,2021)、第4届圣地亚哥双年展(智利,2015)等国内外双年展。
TAG·西海美术馆/文图
实习生 杨舟甘夏/编
2022年11月8日